从“陆地淬火”到“海上砺剑”

新闻热点 2025-09-15 04:40:33 42

盛夏,陆地淬火海上波涛汹涌。海上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多艘战舰出动,砺剑资讯洞察一场协同反潜对抗训练激烈上演。陆地淬火

该支队郑州舰三级军士长崔涛目光如炬,海上紧盯声呐显示屏。砺剑波纹跳跃间,陆地淬火他创新使用反潜“探测识别三步法”,海上率先捕捉到水下目标。砺剑随后,陆地淬火多艘驱护舰根据共享的海上态势信息,使用深弹、砺剑资讯洞察鱼雷等武器完成对潜攻击。陆地淬火

胜利归来,海上崔涛带着几名新舰员来到支队史馆。砺剑一张张泛黄的照片、一件件珍贵的文物,静静诉说着这支部队从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的历史。

在一张老照片前,大家停下了脚步。照片里,官兵们正使用由陆军装备改装的舰载机枪,英勇抗击敌机轰炸。

“当年,从陆上转岗舰艇,武器虽然落后短缺,但先辈们敢打必胜的勇气不减。”崔涛向新舰员讲述起那段“‌陆地淬火,海上砺剑‌”的峥嵘岁月——

1938年,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,首战告捷。在皖中敌后,他们以灵活的游击战法沉重打击日寇和伪军,成为插入敌人心脏的‌“陆上利刃”‌。随后,这支部队历经烽火洗礼,经多次整编后发展成为解放军第30军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海疆告急。第30军官兵临危受命,参与组建人民海军第一支水面舰艇力量。“没有像样的军舰,更没有成熟的经验,有的是保家卫国的决心!”面对落后的武器装备,官兵们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——把陆战主力的机枪火炮,装到陈旧的舰船上。

‌“陆炮上舰”‌,是困境中的智慧,更是‌陆地淬砺的剑锋转向深蓝‌的壮举。20世纪50年代初,支队官兵在装备不利的情况下,凭借英勇顽强、不怕牺牲的强大意志,取得了解放一江山岛等多场战斗胜利。

从敌后游击战场上的刺刀相见,到蔚蓝大洋上的巨舰交锋,这支部队的作战平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‌“砺剑”精神‌从未褪色。步入新时代,他们率先完成整建制换装,新质战斗力加速生成。

面对新时代的使命召唤,该支队官兵时刻准备着。一次警巡任务,济南舰声呐系统突然捕捉到异常回波,发现不明水下目标。该舰反潜作战部门官兵迅速进入战斗状态,紧盯屏幕上的细微变化,凭借丰富的经验精准定位目标轨迹。为防止目标进一步渗透,他们持续追踪,连续20小时铆在战位,协同舰艇不断压缩目标活动区间,成功将不明水下目标驱离。

如何让新时代的“剑锋”更加锐利?崔涛和战友们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止。在一次次远航任务中,他们依势构设实战场景,持续深挖装备使用效能、进行战法革新创新,“协同式突防”“图表式训练”“递进式组训”等一批战法训法从这里走向全海军。

那年,郑州舰依托科研院所力量,成立“舰员专家组”团队,探索出“科学家+舰炮”训练攻研模式,经过多轮系统调试和海上试验,摸索总结出多种科学方法,大幅提升了武器装备使用效能。

翻看该支队年鉴,一项项成绩见证着官兵们的奋进航迹:丽水舰实射某新型对海导弹成功命中目标;厦门舰在某次演习中创造了主炮系统连续射击纪录……近年来,该支队舰艇圆满完成环球航行、远航访问、远海战巡等任务,航迹遍布五大洲三大洋。

朝阳映照军港,战舰再次起航。“我们‌从陆地烽火中走来,在深蓝大洋锻铸胜战利剑!‌”眺望远方的辽阔海域,崔涛和舰员们目光坚定。(沈扬 李依阳 危乔巧)

(责编:唐宋、任一林)
本文地址:http://reddian.jkzaixian.com/html/705a89998395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科学与健康|我国发布最新肝炎防治行动计划!加速消除危害

巴基斯坦学者:上合组织在维护区域稳定、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成果丰硕

俄在“普特会”上提出的停火四项条件曝光 包括领土安排、乌不得加入北约等

以军已控制加沙城外围

广东拟用3年时间开创 “媒体+”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

友情链接